古金电站1979年2月开始运行,气象站则于1976年开始工作,全面观测在1982年1月~1984年5月间进行。布基电站的冷却塔于1977年投人运行。气象站于1978年1月开始观测,全面观测时间在1979年4月~1980年12月。丹比尔电站的气象站在电站运行后建立,观侧时间为1983年1月~1984年3月。
3个电站的观测资料均表明,建立冷却塔后对周围的气温及湿度均无显著影响。作为例子,表7-5中给出了丹比尔电站的气温观测结果,表中数值为观测站同参考站的温差(℃),时间为1983年4月~1984年3月。测量温度的精度为0.2℃。由表7-5可见,其影响是不大的。
由于雾羽流阻挡的影响,使塔周围地面的日照及太阳辐射减小,这种阻挡的影响可到几百米,实测的最大值为1km,在此以外其影响迅速减低,如3600MW的丹比尔电站,距塔2.5km,日照时间减少7%;5km处减少3%。
在美国,从1973年11月~1975年3月间,用飞机对3个电站的自然塔进行了空中测量,这3个电站是:阿莫斯(Amos),马斯肯改姆河(Muskingum River)和卡姆尔一米切尔(Kammer Mitchell)。第一阶段从1973年11月~1974年8月,共飞行252次。第二阶段为1974年12月~1975年3月。共飞行54次。
观测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形成可见雾羽的长度不但取决于冷却塔排出的热湿气流自身的性质,也与周围大气的相对湿度和大气的像定性有关。观测中塔的雾羽都未下沉到地面。观察到自然云形成的变化及电站附近有太阳被遮的现象。
我国过去有一些自然通风冷却塔,由于未安装收水器,从塔出口飘出的水滴使塔周围地面变湿,并在冬季结冰,影响交通。现在,自然塔都要求装收水器,上述现象己不再发生。
机械通风冷却塔由于塔出口高程低,雾羽抬升高度也低.在寒冷地区,雾羽流容易饱和或凝结;在多塔的地区,容易使周围地面变湿、结冰;遮挡太阳,影响能见度。在东北地区,有的工厂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而要求采用干湿式冷却塔或干式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