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湿热性能控制。外墙外保温的热工设计主要包括保温和防结露性能的设计。对易产生结露的部位应加强局部的保温性能。
在外保温墙体的表面,如面层、出屋面管口、接缝、孔洞周边、在保温板材间、窗框与墙体间、穿透外墙和阳台的孔洞等细部节点处,应达到节点保温密封避免产生热桥,同时做好密封防水处理。
为防止保温材料与外墙外表面粘结间隙处的水汽凝结与流窜现象对保温层的破坏作用,宜在保温构造中设置排除湿气的孔槽或其他类型的排湿构造。
在新建墙体干燥过程中,或者在冬季条件下,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向室外迁移时墙内可能结露。当外保温系统用于长期保持高湿度房间的外墙时,特别做好墙体的构造和P℉保温板保温层、防水层施工设计,避免墙内结露的形成。
2.建筑外墙可采用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内外墙组合保温或夹芯保温复合墙时,就采用保温板的保温效果比较而言,宜优先选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外保温系统宜选涂装
(涂料、饰面砂浆和柔性面砖)饰面,慎用面砖饰面。
必须采用外墙内保温时,宜用在加气混凝土墙体(该制品蒸汽渗透阻较小)或非寒冷或非严寒地区。
3.外保温饰面层应选用不燃、柔性、防水及透气性材料。抹面层厚度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定标准的要求。
(1)薄抹灰涂装饰面保温系统(涂装饰面),抹面层内应增设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强,在首层、门窗洞口应用标准型和增强型耐碱玻纤网格布复合增强。
(2)厚抹灰面砖饰面保温系统(面砖饰面),应用应经过可靠试验验证,高层建筑和地震频发区、沿海台风区、严寒地区,更加慎用面砖饰面,面砖的蒸汽渗透阻过大,墙体内的湿迁移水分无法排出,从而在负温环境下面砖产生冻张剥落。
一般面砖应用建筑总高度不宜大于20m。在厚抹灰(抹面层)内增设热镀锌焊接钢丝网(也可采用两层增强型耐碱玻纤网格布)并采用锚栓或其他增强措施与基层墙体固定,用专用胶浆贴面砖及专用勾缝胶浆勾缝,必须达到足够的安全措施,防止面砖脱落。
4.分格缝、变形缝设置和网格布翻包。
(1)外墙外保温除以块材幕墙为饰面外,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的位置应结合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及门窗洞口进行设置。
1)分格缝设置:
①竖向分格缝最大间距不应大于Tm,水平分格缝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层高。
②竖向分格缝宜设在与横墙、柱对应的部位,水平分格缝宜设在楼板部位。
③分格缝宽不宜小于20m,并宜采用分格条(网)抗裂防渗。
(2)变形缝(或称分隔缝)的设置:
①基层结构设有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处;
②预制墙板相接处;
③外保温系统与不同材料相接处;
④基层材料改变处;
⑤结构可能产生较大变形、位移的部位,如建筑体形突变或结构体系变化处;经计算需设置变形缝处等。
3)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应沿缝的开口周边紧密填塞弹性高效保温材料,其填深度不应小于400mm,并应在保温层外做有效的防水处理。
(2)保温系统的起端和终端应进行网格布翻包:门窗洞口边:管道或其他设备穿墙处;檐口、女儿墙、勒脚、阳台、雨篷等尽端:变形缝及基层不同构造、不同材料结合处;保温板等装饰造型部位等。
5.其他设计
地下室外墙外保温的保温层应设在标准冻结深度下300mm以上外墙的外侧,并应做好防水、防潮处理;PF保温板应复合无机面层板。
6.外墙外保温设计对工程的品质要求、防火等级、建筑档次和使用寿命等均应明确,节点细部构造、防火隔离带等设计应有足够深度,具体包括:
(1)对外保温节能指标、热工参数、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系统构造层、保温层厚度、主要性能指标及执行依据应采用列表方法明确标注;
(2)对所引用的规范、图集要逐一写明名称、代号、页次、图号;
(3)对各类墙体材料、节能保温系统,一律按相关规程和图集,明确配套使用材料;
(4)明确门窗洞口、阳台、空调搁板、檐口等各部位节点做法等。
7.外保温工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未经原设计单位允许不得任意更改原设计墙体保温系统的构造和材料组成。当设计结构变更时,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应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在实施前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获得监理或建筑单位的确认,且必须具有设计变更备案文件。
8.保温材料及配套用材料质量必须合格
PF保温层及其他配套材料应符合建筑构造设计的规定,均应达到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使用前应提供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抽样复试。材料应符合建筑构造设计的规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产品技术标准。
外保温工程中所使用的保温材料及配套使用的各材料界面间的粘结性能(相容性)、装配(所使用配件应具有耐腐蚀性能)及安装质量必须牢固、安全、可靠。
9. 热工计算
建筑热工应根据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区属,计算保温板外保温节能建筑外墙传热系数和板的厚度。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应为包括主体部位和周边热桥(构造柱、芯柱、圈梁以及楼板伸入外墙部分等)部位在内的传热系数平均值。应按外墙各部位(不含门窗)的传热系数对其面积加权平均计算。不得以墙体主断面传热系数代替平均传热系数进行节能计算。
外墙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国家现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规定的限值。
外保温墙体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按国家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有关规定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P℉保温板修正系数按1.10选用。
10.屋面保温层厚度设计依据和设计基本原则
(1)屋面保温层厚度设计依据计算屋面P℉保温层厚度时,必须确定两个基本数据,即屋盖系统最小热阻及屋盖系统使用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根据国家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严寒及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确定。
(2)屋面防水保温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屋面工程设计应遵照“保证功能、构造合理、防排结合、优选用材、美观耐用”的原则。
1)屋面保温(防火等级)工程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建筑屋面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均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严寒及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等有关规定。
屋面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等有关规定。
2)屋面保温层应与保护层(含防水层)共同构成复合保温防水系统,用不燃材料将保温层完全覆盖严密,其不燃材料厚度不应小于30mm。
3)上人屋面用细石混凝土或块体材料做保护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最终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留设分隔缝,其纵、横间距宜为6m。
在上人屋面以细石防水混凝土或块体材料为保护层,虽然泡沫保温层与细石防水混凝土的膨胀、收缩应力不同,但在细石防水混凝土与泡沫保温材料间可不设隔离材料。
4)非上人屋面可用无机防水材料、抗裂聚合物砂浆复合构成保温防水屋面。
5)平屋面、天沟和檐沟做好找坡,使排水达到顺畅,要充分考虑屋面排水系统。
6)保温防水工程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和使用功能等要求设计,屋面设计图纸应系统、完整,细部节点部位应具有一定设计深度。
7)按屋面工程的保温防水构造绘制细部构造详图,伸出屋面管、屋面女儿墙等凸出屋面和落水处,是屋面最容易出现渗漏的薄弱部位,必须做好保温、密封防水的节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