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冷却温度的确定
冷却温度的确定主要是从利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考虑的。肉品上存在的微生物除一般细菌外,还有病原菌和腐败菌两类。当环境温度降至3℃时,主要病原菌如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停止生长。将胴体保存在0~4℃范围,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保证肉品的质量与安全。若超过7℃,病原菌和腐败菌的增殖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肉类冷却的温度确定在0~4℃。近十年来,鉴于肉类工业逐步现代化,质量卫生意识加强,和一系列管理系统的执行,肉品的卫生状况日益改善,并从节能角度考虑,国际上已将冷却肉的上限从4℃提高到7℃。
2. 空气湿度的选择
湿度不仅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是决定冷却肉干耗大小的主要因素。在整个冷却过程中,冷却初期冷却介质和肉之间的温差较大,冷却速度快,表面水分蒸发量在开始初期的1/4时间内,占总干耗量的50%以上。因此,空气的相对湿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6~8,约占总冷却时间的1/4),空气湿度维持在95%~98%,尽量减少水分蒸发,由于时间较短,微生物不会大量繁殖:第二阶段(约占总冷却时间的3/4),空气湿度维持在90%~95%,在冷却将要结束时,维持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这样既能使肉体表面尽快形成干燥膜,表面又不会过分干燥。
3. 空气流速的选择
为提高冷却速度只有增加空气流速,但过高的空气流速又会增加肉体表面水分蒸发和电能消耗。在冷却过程中空气流速以不超过2m/s为宜,一般采用0.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