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食品冷藏链的发展现状资料表明,水果和蔬菜总量的50%,肉、鱼、奶等易腐食品的100%都需要冷藏,这样才能减少损耗,据2007年国际制冷学会的统计,目前全球需要冷藏链流通的农产品和食品的数量是180亿1,而事实上仅有40亿t能够在低温下流通。发展中国家为改善食品保存、降低食品采后损失所做的工作更少,故采后损失十分严重,而且冷藏链不连贯,冷藏链装备主要是设置在城市、港口的冷藏库。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冷藏链建设还远远谈不上完善。
冷藏链是保持食品原有色、香、味的重要手段,而且成本较低,保鲜时间较长。因此,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这一方法。美国人巴尔里尔(A.Barrier)和英国人莱迪齐(J.Aruddich)于1884年分别提出食品依托冷藏链流通的方法。但是,直论9到1945年后,冷藏链才在发达国家得以快速发展。1958年,美国的阿萨德等人提出的冷冻食品品质保证的时间、温度、耐藏性的容许限度,即“3T”概念;随后美国的左尔补充提出冷冻食品品质还取决于产品冻前质量、加工方式、包装等因素,即“3P”理论:后来又有人提出冷却保鲜、清洁、小心的“3C”原则。这些理论不仅成为低温食品加工流通与冷藏链设施遵循的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低温食品与冷藏链发展和完善坚实的理论基础。现在人们对冷藏食品又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食品质量可靠、品种多样化,而且要有优越的感官特性(色、香、味俱全)以及增加各种信息的透明度。这对冷冻冷藏食品的加工贮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冷藏链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美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冷藏链的概念,50年代就已经系统地研究了冷藏链,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开始具体实施: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专门赴美国考察,随后从1965年起将发展冷藏链列为国家的产业政策之一,然后花了20年时间才基本建成:印度政府授权国家园艺委员会与全印工商联合会(FICCI),在国际冷藏库协会(IARW)与世界食品物流组织(WL0)协助下,与1998年11月成立了高级专家委员会,将建设冷藏链作为国策提出,并给出了实施方案。评价一个国家冷藏链的发展水平可用冷藏链的建设完成率来表示,国外发达国家如西欧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指标已达到或接近100%,食品冷藏链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善。
无论是人均冷库占有量、预冷站的建设,还是易腐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均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