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式冷凝器
应布置在离机房出入口较近的室外。一般应利用其底部的下水池壁作基础。冷凝器的水池壁与机房等建筑物墙面间距不应小于3,以防水滴长期溅浸损坏墙面。其安装高度,必须使液体能借助重力通畅地流入贮液器内,见图5-3-6.水池一般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为了便于观察冷却水的分布情况,水池应做成敞开式或在池壁上开设观察孔。其支座可用槽钢或直接安装在池壁上。为了便于检修,调整分水器以及清除污垢等,冷凝器上部应设带有扶梯的操作平台。具体做法详见《冷库工艺制作安装通用图》。当冷凝器和贮液器不止一台时,还应注意液体分布均匀。
2. 蒸发式冷凝器
一般布置在机房顶上,由于制冷剂流过其盘管的压力损失较大(约达0.02MP),所以管道连接应采取措施,并最好不要与其他形式的冷凝器并联使用。其具体布置方法如下:
(1)两台蒸发式冷凝器并联时,每台冷凝器的出液口至排液水平集管之间的垂直高度H内所形成的静液柱,应不小于蒸发式冷凝器在冷凝效率最高,即氨流量最大时的压力损失值(此值应由制造厂提供)。当缺乏数据时,H值建议不小于1.2~1.5m。当采用通过式贮液器时,在排液立管与水平集管相接处应设U型液封,如图5-3-7所示。
(2)蒸发式冷凝器与壳管式冷凝器并联时,由于后者的压力损失接近于零,为了不影响蒸发式冷凝器的排液,其排液口应高于立式或卧式冷凝器的排液口至少1.5m,如图5-3-8所示。
3.淋水式冷凝器
淋水式冷凝器多布置在室外较宽广的地方,也可布置在机房的屋顶上。它的方位应使其排管平面垂直于该地区夏季的主导风向。在风速较大的地区,冷凝器的四周应设百页挡水板。
3. 卧式冷凝器
卧式冷凝器通常与贮液器组装在一起,并安装在贮液器之上。它们可布置在室外,也可布置在设备间内。当布置在室内时,在冷凝器的一端应留有清洗和更换管子的距离,或正对门或窗口,在冷凝器两端的上空应有起吊端盖的设施。为了保证出液通畅,冷凝器出液管上的截止阀应至少低于出液口300mm,当布置两台以上的冷凝器时,其底部要设带有截止阀的连通管,并应留出0.8~1.0m宽的操作走道,其平面和立面的具体尺寸见图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