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发现并于20世纪80年代确认,氟利昂中的氯原子对大气臭氧层有强烈的破坏作用。一旦臭氧层减弱或出现空洞时,短波紫外线将直接投向地球,破坏生态平衡,危及人类生存。同时,这类物质的大量排放,也会助长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素衍生物,或称卤代烃物质,其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组分较多,对臭氧的破坏程度也不相同。人们把含氯而无氢的氟利昂称为CFC,如R12(CF2CI2)→CFC12、R11(CFCI3)→CFC11,此类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程度最为严重。把含氯而有氢的氟利昂称为HCFC,如R22 ( HCF2Cl)→HCFC22 ,此类物质对臭氧的破坏程度较弱。把含氢而无氯的氟利昂称为HFC,如R134a(CH2FCF3)→HFC134a,此类物质对臭氧无破坏作用。
自1977年起,联合国环境署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根据各种含氯氟利昂对臭氧的破坏程度,决定按计划逐步进行限止和禁用,并根据各国生产和使用情况,制订了受控物质的名称和逐步禁用的进度表。1989年3月,中国政府派员参加了在伦敦召开的保护臭氧层会议,并于1993年批准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