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保温材料的发展中,热点成核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通过大最实验论证提出来的。其要点是在塑料熔体中必须同时存在大量均布的热点和过饱和气体,才能在熔体中形成大量气泡核。CB. Park等人用物理发泡剂、化学发泡剂分别进行了验证性实验,指出当熔体中出现热点,此点的熔体表面张力和熔体黏度都下降,气体在熔体中的溶解度也发生变化,使熔体中存在的过饱和气体容易从此点离析出来而形成气泡核。
此成核机理与上述两种机理最大的不同主要有两点:第一,在熔体中的气体首先要溶解在熔体中,然后通过降压或升温,使气体在熔体中形成极不稳定的过饱和气体;第二,在熔体中要存在适宜成核的热点,使过饱和气体能从此点离析出来形成气泡核。目前在发泡成型中常常采用加成核剂的方法,这是利用成核剂与熔体间的界面形成大最的低势能点作为成核点。此类成核机理与热点成核机理,广义上讲可以归纳为一类。
热点能成核,是因为聚合物分子中热点处的势能低,因此不稳定的过饱和气体容易由此处析出,而加成核剂改变了成核剂与聚合物熔体界面间的能量,使过饱和气体容易由此离析而形成气泡核。总的讲,按此机理,在聚合物熔体中要形成大量气泡核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足够量的过饱和气体,另一个是在熔体中存在大量的低势能点。熔体中的低势能点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得到的,因此这个机理的应用面很宽,很有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