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中混有空气及不凝性气体时,会出现如下现象(征兆)。
1)排气压力表指针剧烈摆动,而且摆动幅度较大、速度较慢(即使系统中不含有空气,如果排气量不连续,表针也会摆动,但摆幅小、速度快)。
2)制冷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都高于正常位。经合理操作调整后,此现象无明显改善。
3)冷凝器内压力高于该冷凝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或者说,冷凝温度低于该冷凝器内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在诸多现象中,冷凝压力变高是判断制冷系统是否混有空气的重要依据。
估算空气在制冷系统(冷凝器)中的含量。可以根据制冷系统中空气含量越多,冷凝器的工作压力(实测)与冷凝温度下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差值越大的原理,利用冷凝器上压力表和温度计的读数,估算空气在冷凝器中的含量。
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相关数据,估算出空气在制冷系统中的含量,并结合有关现象作出相应判断。各企业的操作规程略有不同,要求也不同。一般认为,若上述三种现象同时出现,且空气在冷凝器中的含量数值在5%以上,则认为系统中已混有空气,影响正常运行,应考虑实施放空气操作。
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若制冷负荷变大,冷却水循环量不足,或冷凝效果不好,也会导致压缩机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升高,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升高等现象,但经合理操作调整后,此现象应有所改善,而且冷凝器内工作压力(实测)仍等于(接近)该冷凝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空气在冷凝器中的含量数值较小。因此,对于系统是否混有空气,要认真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