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冷藏事业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据《诗经·幽风·七月》中就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人类的最早利用天然冷源进行食品冷藏的记载,描述凿冰藏于凌阴(冰窖),成为人类最早的冷藏记录。
追溯中国冷饮发展史,大约起源于3000年前的商代,当时的富贵人家已知冬日凿冰储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广泛。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有“挫横冻饮,醉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可见当时冷饮制作的水平相当高。
在16世纪中期,人类冷却食物是通过在水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如硝酸钠或硝酸钾,而使水的温度降低,成为最早的人工制冷工艺的起源。
1660年,法国人用装有溶解的硝石的长颈瓶在水里旋转来使水冷却。这个方法可以产生非常低的温度并且可以制冰。在17世纪末,带冰的酒和结冻的果汁在法国社会广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