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食品的温度降低并使其中的水分由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叫作食品的冻结。它与食品冷却的区别,在于食品中的水分有无发生结冰的现象,而不是有无温度的变化。大多数食品的冰点为-4℃~-0.5℃。
食品在冻结过程中,当一部分液态水变成冰后,尚未结冰的水溶液浓度增加,会引起冰点下降。故随着结冰水的增加,其冰点也在不断下降。对于大多数食品,当温度降至-5℃~--3℃时,有80%的水分被冻结成冰,这一温度区间叫最大冰晶生成带。要使食品中的水分全部冻结成冰,需要将温度降至一60℃左右,这在经济上是昂贵的,工业化生产也极难实现。在我国,通常是将冻结食品的温度降至一20`C-一15℃之间,这对大多数食品来说,已有90%以上的水分结成了冰。冻结食品的主要特征是液体水凝固,体积增加,物质变硬(甚至是坚硬)。
食品的冻结按食品的冻结程度可分为微冻(-4℃)、冻结(-12℃~-10℃)和深冻(-18℃以下)。按冻结方法可分为间接冻结和直接冻结。按冻结速度可分为慢速冻结、中速冻结和快速冻结,详见表3一10和表3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