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在工作时,由于经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汽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不可避免地会使汽缸臂上的部分润滑油汽化为油蒸汽和小油滴,随同制冷剂蒸汽进入排气管中。如果油滴和油蒸汽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就会在管壁上形成油膜,使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效率降低。冷凝压力升高而影响制冷效果。因此在压缩机和青岛冷凝器之间必须装设油分离器,将润滑油从制冷蒸汽中分离出去。
常用的油分离器有:离心式油分离器、洗涤式油分离器、填料式油分离器和过滤式油分离器四种。
离心式油分离器 离心式油分离器的结构如图4-34所示,主要由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导向叶片、挡油板和浮球阀等组成。进气管与压缩排气管相连接。进入分油器的油汽顺若导向叶片呈螺旋状流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排气中的油滴分离出来,蒸汽经出气管的多孔板引出,油液沿筒体内壁流至筒底,筒侧装有浮球阀,当油面超过限位线时,浮球阀开启,润滑油流回到压缩机的曲轴箱内。
洗涤式油分离器 洗涤式油分离器的结构如图4-35所示,它由简体、进气管、氨液进入管、氨气放出管和放油阀等组成。进气管由简盖中心插入其顶端与压缩机排气管相连接,底端周围开口,并焊有底板,在进气管的上部装有多孔的伞形挡板,筒体内保持有一定高度的氨液。压缩机工作时从排气管排出氨气通过进气管底端周围的孔进入筒内,经筒内的氨液洗涤降温,油蒸汽中的油滴沉于筒底,氨气通过多孔伞形挡板由氨气放出管去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