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调节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5-20所示。它通过改变冷却水量来调节机组的制冷量,从而使蒸发器出口处冷媒水的温度保持恒定的。
当外界负荷降低时,蒸发器出口处冷媒水的温度降低。由感温元器件发出信号,经调节器和执行机构使调节阀动作,减小进入冷凝器的冷却水量。因此,冷凝温度升高,抑制发生器的作用,减小冷剂水发生量,从而降低机组的制冷量。
冷却水调节法元器件的安装不涉及机组的真空系统,从而没有泄漏间题和元器件的防腐问题,安全可靠。
但是,采用冷却水调节法时,制冷量的调节范围较窄,通常仅为80%~100%。这是因为,如果要使制冷量降得更低,就必须显著地减小冷却水量(如制冷量减小20%时,冷却水量要减小50%)。在这种情况下,冷凝温度升高。冷凝器中传热管的结垢情况加剧。这对制冷机的运行是不利的。另外,这种调节方法若不与前两种方法组合,则当外界负荷降低时,加热蒸汽的消耗量并不显著降低,而制冷量却明显地下降,即单位制冷量的蒸汽消耗量增大,热力系数降低。这是不经济的。
冷却水量调节法的另一个缺点是冷却水管道比较大。由于与此调节法相对应的调节阀与执行机构的尺寸也比较大,所以整套调节机构比较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