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献公因宠信骊姬,而使太子申生被害,他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也被迫逃亡到别的国家,其中重耳因素有贤名,所以有很多追随的人,有一个就是介子推,重耳在逃亡中先后被自己的父亲和兄弟追杀,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一年逃到卫国,他的资粮被一个叫头须的随从偷走,逃进了深山。失去了粮食的重耳只好饥寒交迫的去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在重耳快饿晕过去的时候,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了重耳。当重耳知道吃的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后来流亡十九年的重耳果然做了君王,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及封赏便出兵勤王。等到封赏的时候,介子推已隐于绵山,而晋文公封赏了所有追随他的人,却并没有想起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介子推邻居解张为他鸣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后,非常的后悔,想要招他受赏,却得知他已隐居绵山,遂亲自率众寻访,然山深林密,无处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了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在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发现了他的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清明扫墓祭祖
清明祭祖在我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5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说明在很久远的时候,人们已经非常看重这件事了。祭祀洒扫是为了缅怀已经故去的亲人,寄托的是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小时候经过墓地会感到害怕,长大之后才知道,里面埋的都是别人想见却再也见不到了的人。雨纷纷,草木深,又是一年清明时节。绵绵细雨敲击着心中对已故亲人不可倾诉、无处寄存的感情。所以每年清明节,捧一束鲜花至墓前,洒扫祭奠,细语轻言,把积压在心中一年的话慢慢说完。
清明踏青郊游
踏青同样也是我国清明节经久流传的一项主题活动,因每年的清明时期正是春意盎然,万物展示着勃勃生机的时期,人们在扫墓之余也会因利趁便,携一家老少在山野乡间游玩一番。踏青又叫探春、寻春、春日郊游,远离城市的喧嚣,放松身心,和亲朋好友在大自然间肆意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畅快欢笑,撒野奔跑。就让乡间微风,带走一切烦恼。